近日,世界第一萨巴伦卡因言论不当再次引发争议。起因是,今年年终总决赛决赛不敌莱巴金娜后,世界第一回到自己的座位抱头痛哭,随后用母语俄语向团队哭诉着刚结束的败仗。然而,她不会想到,这段私人谈话会被俄语用户“破译”并公之于众。

有网友通过场边麦克风捕捉到的她用俄语向团队抱怨的声音,随后破译,这句话是俄罗斯的一句谚语:“棒槌也有能当枪使的一天。”值得一提的是,这句谚语类似于中文中的“瞎猫碰上死耗子”,意指对手只是侥幸获胜而已,此事引发网络热议。
有网友认为,和法网决赛后的不当言论一样,萨巴伦卡的话验证了很多球员必须学会如何接受失败的重要性,而不是无限度地让自己情绪失控。

网友评论道,“但对于萨巴伦卡来说,胜率越高,心气儿越高,学习如何接受失败的机会也越少,这个课题对她来说难度的确比其他人更高。”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与法网不同的是,萨巴伦卡是与团队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并非是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因此这相对来说只是球员在私人空间发泄不满。还有很多网友认为,球员有不满情绪很正常,任何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如果有情绪还不允许被释放出来,那这才是“非人性的”。

众多网友的力挺也让这件事出现了一定的反转,那就是:很多球迷认为,运动员真的也需要私人空间,越来越多的越界炒作反而让球员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这并非个例。就在不久前,意大利球员穆塞蒂也因母语吐槽引发了强烈的争议。随着现在球场转播设备的升级,选手们在赛场上的每句话、每个表情都可能被放大检视,但这种“越界炒作”真的对于网球来说好吗?”一位网友如此写道。
当私人谈话进入公共领域,文化背景被剥离,原本的情绪宣泄容易被解读为缺乏体育精神。如何接受失败,确实被公认为网球运动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但却不能要求每一位球员都可以用微笑回应失利,输球后强颜欢笑,做出与对手亲密拥抱的“表面功夫”,这才是“非人道”的。

前网球名将、现评论员玛丽·卡里略指出:“网球的特性决定,除了每站唯一的冠军,输球是所有人的常态。最快最积极地消化掉负能量,是前进路上的必备技能。”
一位长期跟随WTA赛事的记者观察:“萨巴伦卡的直率性格是她的魅力所在,但也需要学会在公开场合更好地管理情绪。球迷们希望无论赢球还是输球,都能看到同样可爱的‘虎妞’。”

在这则帖子下方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对萨巴伦卡的言论表示理解,一位球迷说道:“运动员在刚刚输球情绪激动时说的话,不应该被过度解读。谁还没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这就是真实的萨巴伦卡,直率不造作。如果每个球员都像公关机器一样说话,网球还有什么人情味?”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看法。(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陆小天)
上一篇: 状态不错!陈梦战胜孙铭阳,锁定全运会女单16强席位
下一篇: 王楚钦全运会男单晋级,下一轮迎战黄镇廷
Copyright © 2022-2025 360直播.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浙ICP备12010691号-3